11、魔考之种类及应付之法

1. 内考:凡病魔缠身或三灾八难或遭盗贼…等大小事端皆有宿世因果。欲求消解,只有抱定真心,信赖上帝,诚心修道,无形中自然化解。

2.外考:亲友毁谤,邻里讥笑或过去官府不容…等均是。应付之法:信之以理。真道宝贵,无福之人难消受;真道难懂,无智之辈不能理解。因此自古修真道必受毁谤,像耶稣也不见容于当时;程伊川修道被视为伪道;朱熹学道被视为妄,被称为妖…等都是很好的例证。因此只要对道有信心,根本不必在乎别人的毁谤讪笑,外考便难不倒我们了。

3.气考:凡一切荒谬事:或遭“不白之冤” ,或遭“恩将仇报”…等种种足于激怒我们,让我们迁怒于道而放弃修行。应付之法:用宽大的胸襟去包容,别人叫我们生气,我们偏不生气,效法老祖师的度量。老祖师说过:“有人骂老拙,老拙只说好;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。涕唾在脸上,随他自干了;我也省力气,他也少烦恼。”

4.奇考:凡倾家荡产,夫妻离散,子女死亡…等皆属奇考。修道不识透此考者容易堕落。应付之法:认识生命本质苦空无常,世间一切皆假,人生到头一场空,唯有灵性是真。故以不变应万变,让一切缘起缘灭而我独自逍遥。

5.顺考:分圣凡两方面:在凡方面,妻恩子爱,声色货利…一切顺心,令人迷失本心;在圣方面,前人褒奖,后学奉承,使人骄纵自大,最后背离了道。遇此考时要以“顺来逆受”应付。凡者,要悬崖勒马,果决放下,抱道速修;圣者,要抚躬自省,所受奖励恭维是否有愧,有则改之,无者加勉。

6.逆考:亦分圣凡两方面:凡者,父母妻子怨恨,环境艰困,时运困厄,贫苦灾难忧苦身心;凡者,前人无情,后学不义,致使灰心丧志,无心于道。遇此考者,应“逆来顺受”。圣者,认命安分,抱定道心,安贫乐道;圣者,修无为之道,行无为之功,以报恩了愿为出发,处处反求诸己,自然能保道心于无恙。

7.颠倒考:修真道,人人都一样为了了因果,脱生死。奈因修道人之间,每个人根基,缘分,冤欠不同,故魔考亦有差异。有人先贫后富,弃绝道念;有人先富后贫,怨天尤人,退失道心。应付此考,唯有抱真志,素位而行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

8.道考:分内考,外考两种。内考存在于道中同修之间,小者,言行不相顾,背仁负义,争功夺果,互起摩擦,彼此怨恨。大者,分枝别派,争夺道盘天命。外考存在于道外,系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,种种法术诱人,令人迷惑。遇此考时必须检束自己,低心辞让,无贪无妄。道家说:“清静无为。”儒家说:“无色无嗅。”佛家说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又说: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”以及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修道人不能不认清此一项大考。

结论:各种魔考莫不与喜怒爱憎有关,只要喜怒爱憎不中节皆入魔境。三天主考提醒我们:“考是明的来,魔却在暗处” 俗话说:“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”修道必须临渊履薄,战战兢兢,提高警觉,惕励修行,抱无为、无畏之精神,存不知、不愠之胸怀,慎守心念,让喜怒爱憎发而中节,方能幸免于魔难。

孔子说:“德修谤兴,道高毁来。”菩萨说:“道愈增高,魔愈攻侵。”倘若战战兢兢惕励修行仍然不能幸免于魔难,则可能是咱们道行增高,不足为奇,必须更加勉励以排除之。总之,魔考也是上天的恩典,要助修道人成道也,只要善加防范,不足为惧也。